暗尘随马去

本号仅存资料。随意了。

略览《李斯集辑注》

首先感谢读秀,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结果真找到了这本。

【《李斯集辑注》,张中义  王宗堂  王宽行辑注,中州古籍出版社,1991年09月第1版】

然后把全书略略过了一边,因为实际上能辑下来的,和李斯直接相关的(包括信史和各种乱七八糟的传说)东西真的不多,后面各代评李斯的占了一小半。

主体——李斯文,就是李斯自己写的东西说的话,基本,全部辑于史记。所以大家明白斯粉对太史公那种又爱又恨无可奈何的感情了吧,因为不论是糖还是刀,你都不得不从史记里抠,没有别的选择。

《史记》了不起啊!--sorry,就是这么了不起。

好的,当然这一部分还是有其他原始文献来源的,比如各种刻石(有的原碑已毁,有的尚存但大多字已涣漫不清,完整文字内容还是摘自史记),比如韩非子存韩篇(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感谢那个整理乱入的人?),战国策也附了一条(是姚贾韩非的事,解释前面)

但是很奇怪的是,没辑荀子!哪里都没有!只有在最后的年表提到了“以便从事”!

第一部分有个附录,李斯篆书。

  【附录一系李斯篆文。题目系我们所加。泰纪功刻石已见正文,此略。《秦会要订补》说:“祀巫咸大湫文,李斯篆。但《困学纪闻》说,“非出于李斯”,故未辑入。


1、阳陵虎符铭

甲兵之符,右才皇帝,左才阳陵。
    阳陵虎符保存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.铭文录自实物。王国维》秦阳陵
虎符跋》说:“此符乃秦重器,必相斯所书。”


2、金狄铭
    皇帝二十六年,初并天下,改诸侯为郡县,一法律,同度量,大人来见临眺,其大五丈,足迹六尺。

    铭文录自《三辅黄图》。《水经注·河水》注、《汉书·五行志》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都有记载。文字不同。《三辅黄图》云:“始皇二十五年,销锋镝,以为金人十二.以弱天下之人,立于宫门,坐而三丈.……铭,李斯篆,蒙恬书。”

《水经注.河水》注云:始皇二十六年,长狄十二,见于临洮,长五丈余。以为善样,铸金人十二以象之,……李斯书也。”又据《水经注》考,铭文刻在金人胸前。



3、绎山铭

     书门

 铭文录自《水经注·泗水》。《太平寰宇记》、《御览》也有记载,文字不同。
《水经注.泗水》云:“秦始皇观礼于鲁,登于绎山之上.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岭,名曰:‘昼门’。”《太平寰宇记》云:李斯所刻石岭,名曰‘昼门’。始皇乘羊车登之,其路犹在。”
《泗水》注原作“昼门”,今据王先谦本校改为“书门”。铭文其意不解。


4、玉玺文
受命于天既寿永昌

此文录自《玉玺谱》。《通典·礼》、《书断》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、《正义》也有记载,文字不同。《玉玺谱》云:“传国玺者,是始皇所刻,其玉出蓝田山,是丞相李斯所书,其文曰:‘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”’《通典·礼二十三》云:“始皇得蓝田白玉为玺,螭虎钮。文曰:‘受天之命,皇帝寿昌。”《书断》云:“始皇以和氏之璧,琢而为玺,令李斯其文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、《正义》云:崔浩云:“李斯磨和璧作之,汉诸帝世传服之,谓‘传国玺”。韦曜《吴书》云:“玺方四寸,上句交五龙,文曰:‘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”《汉书》云:“文曰:‘昊天之命,皇帝寿
昌。”’


5、秦剑铭

定秦

*铭文录自(梁)陶弘景《古今刀剑录》。据该书云:“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,以三年,岁次丁巳,采北只铜铸二剑,铭日‘定秦’,小篆书,李斯书(刻)。一埋在阿房宫阁下,一在(日)观台下。长三尺六寸。”又据《说郛》卷七十三,引陶弘景《刀剑录》云:“前汉刘季在位十二年,以始皇三十四年,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,铭日‘赤霄’,大篆书,及贵帝服之,此即斩蛇剑也。”因不记李斯书,未录。


6、旬曲山白璧刻石
始皇圣德,平章山河,巡狩苍川,勒铭素璧。

刻辞录自陶弘景《真诰》。《茅山记》、《古今图书集成·方舆汇编·职方典
.镇江府部山川考》也有记载,文字不同。《真诰》云:“良常北垂洞宫口直山岭南行二百步,有秦始皇埋白璧两双,入地七尺,上有小盘,在岭上以覆(土舀)处,李斯刻书璧。”《镇江府·良常山》引太元内传云:“始皇三十七年出游,自会稽还,遂登句曲山北陲,埋白璧一双,李斯刻书于璧,其文日:‘始皇圣德,平章山河,巡狩之乐,莫过山海,自今以往,良为常也。’群臣并称寿,叹曰:‘良为常矣’又鸣大鼓,击大钟,万声齐唱,洞骇山泽,赞乐告兆,大小咸善。乃改句曲北陲曰良常之山。”《茅山记》云:“始皇三十七年,游会稽,还於茅山北,埋白璧一双,深
七尺,李斯刻篆。”

句曲山:山名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。
 

7.汉沔碑
下至水府三十一里


    碑文录自任昉《述异记》。据该书云:“灌淝之间离别亭,古送别处。汉沔会流处,岸上有石铭云:‘下至水府三十一里。’皆传李斯刻此石。”
  水府:水神府邸。】


附录二是历代有关李斯活动的部分记述,依然一开始就是史记连开四枪《李斯列传》《秦始皇本纪》《老子韩非列传》《蒙恬列传》

sorry史记就是这么为所欲为×2

......还是按记录篇幅排的顺序,人物关系一目了然。

然后后面几条,

仲长敖《核性赋》
任  昉《述异记》
虞  荔《鼎录》
张怀瓘《书断》
朱长文《墨池篇》
杨廷望《上蔡县志.舆地志.古迹》

除了《古迹》文如其名,《核性赋》画风清奇,剩下四篇基本上等于把你斯和写字篆刻绑定了。不是你斯认出了什么上古文字,就是你斯铸了个鼎上面刻了四个字,剩下两篇直接吹字好看。

顺便一说《核性赋》画风清奇,算上附录三历代评论也是它最清奇了。历代评论基本分为三个画风:一,李斯的字真好看啊真好看。二,士人抒情性感叹:富贵不如急流勇退  三,士人政论性感叹:终秦一朝,成于斯败于斯,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——这个画风的越往后越多,并且从黑斯到黑政再扩大到黑法家黑商鞅成为主流趋势,到清代出现部分翻案派出来重新给予正面评价。

而《核性赋》,它很难得不属于以上三个范畴,它是借这个故事讲性恶论的。主角也不是它秦天天被鞭尸的那几位,而是蜜汁和谐的荀门师徒。虽然我觉得这个记载扯,但是大家当糖吃吃也不错。

【赵荀卿著书,言人性之恶,弟子李斯、韩非,顾而相谓曰:“夫子之言性恶,当矣。未详才之善否何如?愿闻其说。”荀卿曰:“天地之间,兆族罗列,同禀气质,无有区别。裸虫三百,人最为劣。......”荀卿之言未终,韩非越席起舞,李斯击节长歌。其辞曰:“形生有极,嗜欲莫限。达鼻耳,开口眼,纳众恶,距群善,方寸地,九折坂。为人作崄易,俄顷成此蹇。多谢悠悠子,悟之不亦晚。”】

划重点,荀子讲课,韩非跳舞,李斯唱歌。
在一片凄风苦雨中这么快乐真的很扎心了。













评论 ( 14 )
热度 ( 48 )
  1.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暗尘随马去 | Powered by LOFTER